
随着近代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拥堵、停车困难逐渐成为每个城市治理中的难题。世界各国经过多年交通治理的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停车业态模式。一起来看看世界各国是怎么样做的吧!
国内停车场市场
首先,我国停车场需求空间巨大。
随着过去十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汽车的保有量飞速增长,自2010年起,中国汽车保有量就稳居世界第二,并且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递增,截至2017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达2.05亿辆,预计2019年有望超越美国达到2.8亿辆左右,成为汽车保有量世界*大国。
而汽车保有量的激增、城市车位配比失衡,也使停车成为中国城市级难题。根据交通委登记备案车位数据统计,我国一二线城市的机动车与车位的配比是1:0.5,甚至更低。而在国外城市发展过程中,汽车保有量与车位建设是同比例上升,欧美城市的机动车跟车位配比稳定在1:1.2(1辆机动车配比1.2个车位),国内停车位缺口在一亿个以上,存在巨大需求上涨空间。
其次,过去整个停车行业在一个完全人工操作的环境下运营,技术水平比较低,效率方面有很大的缺陷。
随着技术的革新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车场的运营效率以及车位领用率会有极大的提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设备的升级换代,互联网+已经深入渗透到停车行业。
一些国内的停车运营管理公司已经开始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设备等技术颠覆传统的停车运营管理模式。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把停车场的时间、空间、周转率的信息跟用户直接连接起来,直接交付,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也可以逐步缓解停车难的问题。
第三,过去整个停车行业的价格是政府主管部门确定,2015年政府对定价权的放开,使得投资停车行业的社会资本有了市场化定价的空间。
国务院、发改委、交通部等七部委先后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指导意见》、《中央定价目录》、《关于进一步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政策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明确停车产业化、市场化是解决“停车难”的必由之路。
沈阳建伟智能立体停车系统有限公司坐落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地段,三号街2甲3号。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人民币,是东北地区专业从事智能立体停车建设与停车场管理专业公司之一。